轉載:在皇后頭上動土

// 中環是什麼地方(place)?
中環,從地理位置而言,是香港的心臟地帶,也是港島開埠後最早開發的地區。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及戰後初期,香港島北岸的中環已經是當時香港的主要商業中心。上世紀1970至1980年代,隨著香港經濟起飛,中環的發展進入全盛時期。當時中環不斷興建多層式摩天大廈,當中包括了各銀行總部。金融市場開始興旺,主要的商業活動均在中環進行,以致不少香港人都以在中環上班為榮。

香港旅遊發展局在其網頁中如此介紹中環:

中環是當今政府的所在地,亦是香港的財政金融中心以及摩天高樓叢立、 燈火閃爍通明的都會區,隨處可見大理石打造的購物商城。此外,還有景觀宜人的民眾公園,與迷人群集的殖民建築,不僅讓中環自豪,更教人驚嘆!

更有趣的是,或應說更堪玩味的是,香港旅遊發展局還在網頁中向海外遊客介紹了香港的現代地標,而大部分地標都座落在中環一帶。這些現代地標包括中銀大廈、國際金融中心二期、長江集團中心和交易廣場等。

若仔細閱讀香港旅遊發展局就現代地標的介紹內容,讀者不難發現,在香港旅遊發展局眼中,建築物的高度才是最重要及「最吸引」的特色此外,反光玻璃帷幕外牆的設計也是另一特色所在。當然,四通八達的交通也造就了這些地標的可觀性。

香港旅遊發展局對現代地標的描述,很大程度上再現了中環這地方。那是一個什麼地方呢?在中環,建築群高聳入雲,且鋪上了耀眼的反光玻璃帷幕。中環的硬件的高度和璀璨明亮所再現的,一再凸顯高高在上和拒人千里的冰冷感覺,以及其極度理性的齊一化開拓及管治理念和原則。這正是De Certeau在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就文化的產品所要說明的,文化的產品提供一個理性操作的擴張區域,使工作可以透過分析(如切割工作)、組織(做成表格)、總計(概化)等方式管理。面對如此刻意展現權力的「地方」,一般「小市民」只能按照規劃者的操作去仰慕和遠觀,難以登堂入室。

「中環價值」的宰制
旅港學者龍應台曾在「香港,你往哪裡去?」一文中如此再現她認識的香港。她說,香港自我標榜為亞洲的國際都會(Asia’s World City)。她也看見了香港地面上高聳入雲的大樓、時髦精美的商店,地面下四通八達的運輸密網,還看見了名牌銀行林立。她說:「國際上所看見的,以及香港人自己所樂於呈現的,就是這樣一個香港:建築氣勢凌人、店舖華麗光彩、英語流利、領口雪白的中產階級在中環的大樓與大樓之間快步穿梭。」接著,她筆鋒一轉:

中環代表了香港,「中環價值」壟斷了、代表了香港價值:在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裏追求個人財富、講究商業競爭,以「經濟」、「致富」、「效率」、「發展」、「全球化」作為社會進步的指標。

接著,龍應台洞悉「中環價值」壟斷所衍生的社會問題,進而從一個外來者的角度批判「中環價值」的盲點。她指出,「外面的人走在中環的大道上,仰著脖子欣賞高樓線條的炫麗,不會看見深水街上那些面容憔悴、神情困頓的失業工人,或是多年住在觀塘和元朗卻從沒去過中環的新移民婦女。」她且殘忍地指出,香港在貧富不均的指標上高居世界第五,與智利和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差不多。她雪亮的眼睛早已看清楚,「姿態矜持而華貴的中環其實只是香港眾多面貌中的一個而已」。可是,她又一矢中的指出,「香港裡面的人,也有許多人看不見中環以外的香港,也把中環價值當作唯一的價值在堅持。」

在香港,所有決策的核心考量是經濟效益,唯一的意識形態是開發。經過別有用心日積月累效果,這邏輯已成了一種霸權,以致香港人已不懷疑或追問它的合理性,而整個城市漸漸被一種單一的商業邏輯所壟斷,動彈不得。在中環價值的論述下,舊天星碼頭於是落得煎皮拆骨,屍骨無存的下場。一位在中環工作的博客曾在其網誌《中環博客》如此分析天星碼頭事件:

雖然舊天星碼頭建築並非甚麼維多利亞式建築,但中環一直都頗為欠缺一個大型商場,一個有舊時代氣派,作為名店的容身之所。其實,若果仿效新加坡的做法,將舊天星碼頭執靚,變成一個高級海景商場後,相信可以極高的租金租予名店,實行同置地爭一日之長短。

很明顯,他支持保留天星碼頭,可是,支持他的論點的卻是典型中環價值論述。

日常生活中的游擊者:菲律賓女傭
儘管菲律賓女傭在港的人數達二十萬左右,但相對香港約七百萬人口而言,事實上,她們只屬少數族群。另一個不容爭議的事實是,她們全都是遠涉重洋、離鄉背井的傭工,在香港,因著工作性質,她們只能寄居在催僱主家中那狹小的房間或床位,又或朝開晚拆的睡覺空間,那就是天天守著的唯一屬於自己的空間。一星期六天,她們全時間聽人差遣,無論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,不得不服膺於僱主過著的港式文化,吃的是港式的中國飯菜,看的是香港的電視節目,連日常說的話不外是英語,便是廣東話。換言之,因著家庭傭工的身分,她們差不多是全時間活在異地文化中。作為少數族群,菲律賓女傭在港已處於附屬的位置;而她們的家庭傭工身分及工作性質,更進一步強化了這從屬的位置。菲律賓女傭在香港的地位,很多時候讓她們任人抹黑,身處不利位置,卻無從回應或反駁。

摘自:在皇后頭上動土:菲傭在皇后像廣場的日常生活實踐 - 張小鳴
全文:http://www.ln.edu.hk/mcsln/8th_issue/feature_02.shtml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